全国河蟹养殖主要分布于华东、华中两大区域,集中在大型淡水湖泊水系周围,由于地域辐射范围极广,商品蟹上市时间根据地域不同均有所差异,从早到晚分别是兴化(9月中旬)、汉川(10月初)、高淳(10月底)、洪湖(11月初)、监利(主要养殖豆蟹,春节前后上市)。
现阶段“六月黄”上市,并且业内人士预估后市行情有望看涨,尤其是高品质蟹价格依旧坚挺。其实不管行情如何变化,河蟹养殖户只要有规格与产量加上好品质,不愁没钱赚。
河蟹养殖业经过了去年较为混乱的时期,今年的养殖规模和上市价格是否将会回归理性?本文就目前华东、华中地区的河蟹养殖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。
养殖规模:两级分化,华东扩增10%,华中缩水20%
华东地区的河蟹养殖面积同比去年增幅不低于10%,今年面积增加的主要是在江苏和安徽两地,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华东各主产区养殖面积分别是江苏超过400万亩,安徽120万亩左右,浙江20万亩,上海约20万亩。
华东地区上半年河蟹养殖情况较为顺利,总体规格比去年同期相比要大一些,但总评还要看最后两个月。由于华东各主养区持续20多天高温,最高气温已超过40℃,对河蟹的产量和规格影响较大,今年制约河蟹产量和规格的最大因素就是高温天气。
由于去年苗种养殖面积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,而平均产量却比往年都要低,直接导致今年河蟹的投苗量同比去年有所下降,养殖密度减少。郑海地表示,“今年投苗总量比去年下降了20%左右,虽然受到近期持续高温天气的影响,但由于上半年河蟹养殖情况较为顺利,水瘪子等病较去年大大减少。于是,今年河蟹的总体产量不会下降太多。”